盛典现场揭晓了“年度大剧”“年度优秀电视剧”“年度男女演员”“年度观众喜爱演员”“年度导演”“年度编剧”“年度海外传播大剧”“年度融合传播大剧”等21项荣誉。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创作者、业界知名人士,以“剧”之名,共贺新春。“年度大剧”是电视剧行业高峰的代表,也是新时代电视艺术表达的“领军者”。首次全景式反映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历史的《西北岁月》、折射金融行业与大时代浪潮的《城中之城》,众望所归地将“年度大剧”荣誉收入囊中。过去一年,现实主义作品扎根生活、共情共鸣,年代剧作品情感真挚、推陈出新,赢得大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追风者》《庆余年第二季》《微暗之火》《玫瑰的故事》《南来北往》《我的
文|裘翔 刘春彤 杨家骥 高玉森 沈思越
连一席 杨帆 遥远 玛西高娃 于翔
由技术变革驱动的春季躁动行情明显加速,交易风格和结构愈发极致,后续行情分化不可避免。中国科技类资产价值正在被全球投资者重估,中美估值差有望收敛。预计本轮行情仍将继续演绎,结构的分化和行情的节奏将更为关键,当前建议强化以端侧AI为核心的产业逻辑突出板块,后续转向非美出海+红利的杠铃策略。一方面,节后首周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春季躁动加速明显,抢筹指标和活跃私募仓位处于高位,外资的流出和部分公募产品的赎回边际改善。强势行业集中在AI产业链方向,TMT板块成交占全A总成交比重快速提升至45%;风险偏好已经抬升,事件催化还在继续,预计科技行情还将演绎,但分化不可避免,从普涨到分化到最后缩圈/轮动的过程也符合产业逻辑和过往规律。另一方面,中美科技股在2022年底AI产业革命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估值拉大,并在近期伴随中国技术突破出现变化,差距开始缩小。从中美重点行业龙头分析来看,发现中国资产估值偏低的行业为互联网、通信硬件、智能车和智能驾驶;估值偏高的为半导体、软件;估值接近的为消费电子。在配置上,预计以AI产业链为核心的科技行情还会演绎,当前建议以产业逻辑为核心,关注景气度确定性高的端侧AI板块;预计后续低波动风格将逐步体现出超额收益,建议突出非美出海主题+消费类和垄断类红利的杠铃策略。
一方面,节后春季躁动明显加速
交易风格和结构愈发极致
结构分化和行情节奏将更为关键
节后首周高位高波类资产表现突出,强势行业也集中在AI产业链中。DeepSeek引发全球投资者热议中国科技进步及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近期政策层也频频表态重视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春季躁动明显加速,沪深两市成交量从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1.13万亿上升至2月7日的近2万亿。最近两个交易日主要宽基指数的平均日度振幅和平均换手率都已在近十年80%分位数以上。结构上,924行情以来已经处于高位、且具备高波动属性的行业明显在本周领跑;行业上,持续具备事件催化的端侧AI、人形机器人、智驾等主题均有不错表现。节后第一周,TMT板块成交占全A总成交的比重快速提升至45%,在过去10年仅次于2023年4月上旬、2023年6月下旬。此外,风险偏好的提升也使得港股估值得到快速修复。上证沪港通AH溢价指数已接近2024年10月3日水平。
预计科技行情将继续演绎,但或迎来结构分化,建议聚焦端侧AI等景气度高确定性和产业逻辑明确的细分方向。风险偏好已经抬升,事件催化还在继续,预计行情还会持续演绎。但伴随着交易风格的极致演绎和交易行为的高度一致,分化不可避免。AI产业链从普涨到分化到最后缩圈/轮动的过程也符合基本面逻辑。复盘过去两年AI产业链行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22年底-2024Q2,市场交易模型持续快速迭代带来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算力确定性最高。2024Q2-2024Q4,市场一度出现关于AI应用落地前景和CAPEX可持续性的分歧,但随着2024Q3美股SaaS类公司业绩兑现疑虑逐渐被打消。自2025年开年至今,我们认为以AI Agent为代表的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DeepSeek加速推进应用成本的下降,端侧AI如智能驾驶、AI PC等的吸引力上升。
抢筹指标和活跃私募仓位处于高位,外资的流出和部分公募产品的赎回边际改善。市场回暖明显,我们创设的交易损耗指标在本周明显转好;而我们追踪的抢筹指标也持续处于高位,A股集合竞价成交额在全天的占比(MA5,日度)截至2月7日位于2021年以来92%的极高分位数水平,且中证1000、中证2000成分股的抢筹更加极致。外资方面,海外跟踪中国的样本基金净流出暂缓,其中样本被动基金最近2周分别净流入0.2亿美元和2.4亿美元,结束了此前连续6周的净流出态势。公募方面,根据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的数据,样本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结束了净赎回的态势,2月5日当周转为微幅净申购。私募方面,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的情况显示,最新一期(1月27日)的仓位水平为80.1%,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最近10周的仓位水平均超过2017年以来的仓位中位数(75.2%)。融资余额方面,近2周基本稳定在接近1.8万亿的水平。
中国科技类资产价值正在被
全球投资者重估,中美估值差有望收敛
聚焦科技股领域,自2022年年底AI科技浪潮启动以来,中美科技股估值差经历了持续分化后的重新收敛。自2022年11月30日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纳斯达克100、科创创业50、恒生科技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78.6%、35.6%、8.0%,分别相对各自市场基准的超额收益为31.0%、22.0%、-9.0%。
从估值角度看:2022Q4纳斯达克100的PE和PS分别为科创创业50、恒生科技的0.5/0.8倍、0.6/2.6倍,2024Q2时达1.2/1.8倍、1.9/5.0倍,但截至2025年2月7日,分化走势已经逐渐收敛,纳斯达克100的PE和PS分别为科创创业50、恒生科技的0.9/1.4倍、1.6/4.2倍。纳斯达克100在2022Q4的EV/EBIT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嘎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cuprock.cn/kpcs/202502-2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