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现场揭晓了“年度大剧”“年度优秀电视剧”“年度男女演员”“年度观众喜爱演员”“年度导演”“年度编剧”“年度海外传播大剧”“年度融合传播大剧”等21项荣誉。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创作者、业界知名人士,以“剧”之名,共贺新春。“年度大剧”是电视剧行业高峰的代表,也是新时代电视艺术表达的“领军者”。首次全景式反映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历史的《西北岁月》、折射金融行业与大时代浪潮的《城中之城》,众望所归地将“年度大剧”荣誉收入囊中。过去一年,现实主义作品扎根生活、共情共鸣,年代剧作品情感真挚、推陈出新,赢得大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追风者》《庆余年第二季》《微暗之火》《玫瑰的故事》《南来北往》《我的
“节后这几天,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讨论如何提振产品投资回报。”一位城商行理财公司投资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受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滑等因素影响,元旦后理财产品发行利率应声回落。
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底,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年平均收益率降至2.98%,到了1月底,这个数字进一步降至2.86%;此外,1月份新发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和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仅有2.71%与2.37%。
国信证券金融业分析师孔祥认为,受债券收益率下滑与同业存款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今年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将进一步下行,新发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大概率会下降40至50个基点,低于2%。
这给银行理财子“保收益”与“保规模”带来新的考验。
上述城商行理财公司投资部人士告诉记者,节前他们已感受到产品收益率下滑所带来的赎回压力。由于现金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落幅度较大,节前这类产品赎回压力相对较高。
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银行理财规模下降约2000亿元,令存续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回落至约29.4万亿。
“节后我们内部多次开会讨论如何优化投资策略与推动产品创新,力争确保理财产品收益率处于较高水准,给今年理财规模稳健发展提供保障。”他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拟定的投资策略,包括增加权益类投资、围绕养老理财推出专属产品吸引资金认购、提升REITs、高收益高评级信用债、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的投资额度等。
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记者坦言,在当前民众投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实现理财规模稳健发展,另一个关键是进一步降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性。
“节前我们与部分投资者沟通发现,鉴于降准降息预期令固收类资产整体收益率下滑,不少投资者也接受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应回落,但他们不能容忍理财产品净值大幅波动。”他告诉记者。因此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在债市回调期间,通过必要的风险控制举措降低产品净值波动率。
国信证券金融业分析师孔祥认为,理财规模正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点。具体而言,季节因素往往令年底理财规模大幅回落,但去年底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产品让利与营销举措,令去年12月理财规模下行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呈现“淡季不淡”状况;新年伊始理财规模理应重回增长轨迹,但受到新发理财产品调低业绩比较基准、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滑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理财规模不升反降,出现“旺季不旺”的特点。
据媒体报道,元旦后,民生理财、招银理财、华夏理财、中银理财等理财公司陆续发布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幅度超过100个基点。
上述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现金类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回调压力相对较大,究其原因,一是债券收益率中枢水准低于去年同期,拖累底层资产回报率回落;二是在市场利率回落、去年11月同业存款利率自律新规实施等因素下,同业存款利率相应下跌也拖累现金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较大幅度回调。
法询金融的统计数据显示,现金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从2024年初的2.39%,降至2025年初的1.6%。受此影响,1月份现金类理财产品规模下降约4000亿元,是导致1月存量理财规模“旺季不旺”的关键因素。
前述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受产品收益率回落影响,节前现金类理财产品赎回压力相当高。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投资者喜欢持币过年,节前会赎回部分现金类理财产品;二是收益率回落令现金类理财产品的吸引力趋降,导致部分投资者赎回产品,打算将资金投向其他高收益投资品种。
因此,他所在的理财子公司加强了投资者预期管理工作,一是向众多投资者强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是基于过往投资经验,以及对理财产品存续期内市场波动的预判而设定的投资目标,未必代表理财产品未来表现与实际收益率,只具备参考价值。若债券、同业存单等固收类资产收益率回升,不排除现金类理财产品实际回报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二是向投资者告知——在固收类资产收益率回落的情况下,适时降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可以避免其实际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大幅偏离,带来更好的持仓投资体验感。
“此前,节前我们还调低现金类理财产品管理费率,作为提升产品业绩的一项举措,吸引投资者继续持有这类产品。”这位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部人士表示。
在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看来,光靠降低管理费“增厚”理财产品收益率是不够的。毕竟,部分理财产品管理费率已接近零,达到降无可降的地步,难以再继续提振产品收益率。目前他们正研究在投资端做出更多变革,寻找更多类型高收益资产纳入资产配置范畴。
华西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在理财产品收益仍具一定竞争力、存款脱媒现象或将持续的情况下,今年理财规模有望继续增长。但在理财规模增长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嘎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cuprock.cn/kpcs/202502-21468.html